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古代史_历史大百科共计3篇文章

和平年代的我们对战争一无所知却对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了解颇多,那么你是从哪里获取的知识你还记得吗?历史大百科这里就给你提供了所有信息,怕忘记那就点个关注吧。
赵世瑜: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述的回顾与评说                            
918203774
《左传》丁保国                                         
107848279
0.经典常谈的读后感(精选38篇)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对于例如“四书五经”等一系列诸子百家作品的独到见解,可谓是“国学入门书”,让我深有感触。 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书中自序中说“各 jvzq<84yyy4vpsx0eqs0|~tygp5ewqtwict0497429682A7:63e64?>;524ivvq
1.宋立林:《孔子家语译注》出版暨前言七十子记载孔子言行,应该是对古代史官记言记事传统的继承或仿效。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叔仲会,鲁人,字子期。少孔子五十岁,与孔璇年相比,每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这一段记载,在《史记索隐》所引《家语》记为“二孺子俱执笔迭侍于夫子。”虽然这则材料尚属孤证,但我们可以猜测,jvzq<84yyy4djrscmqth|r3qti5yu‚o1if532;8231z32;82339`7>;2:44ivv
2.古代的竹木简与帛书竹木简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在甲骨文、金文盛行的商周时代就应该有了。之所以说应该,是因为根据《尚书》所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并看到甲骨文中“册”字明显是以绳索编串起来的简册的缘故,商周两代的史官职掌记事及管理典册,故名曰“作册”。只是在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当时的简册遗物。目前所发现的简,主要是战国至东jvzquC41okv/{~|gpoo/exr1dcolg8>522810qyon